课题名称:元认知策略在独立院校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柯可)
立项背景与意义
1、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上世纪的70年代中期,并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过去的30多年里,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从善学者的策略研究(Rubin(1975),高职高专(1978)等),转向善学者与不善学者的对比研究(Baker and Brown,1984;O’Malley,1985;Palincsar,1989;Block,1986;Pressley et al,1995;Gourgey,1999;Alderson,2000)、策略和成绩的关系研究(Ellis,1999),继而发展为策略培训的研究(Carrell et al 1989;O’Malley,1990;Oxford,1990;Wenden,199l;Numan,1996;Cohen,2002;Nebila,2003等),这些研究对外语的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早期的研究主要有,集中侧重善学语言者的学习策略。针对阅读元认知策略及其培训有学者也做了大量相关研究,例如:Carrell(1985)、Hamp-Lyons(1985)、Sarig&Folman (1987)、Carrell等(1989)、Kerm(1989)、Raymand(1993)、Mirian Muniz-Swicegood(1994)、Nunan(1997)以及进行了国外二语环境下阅读元认知策略培训的研究。虽然在国外二语习得的阅读领域对元认知的研究已表明元认知对员工的阅读理解有积极影响,但他们的研究大多以中小员工为对象,其结论并非必然地对中国老员工英语阅读教学起作用。
在我国对于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学习策略研究不平衡,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该领域研究既有全面的理论阐述(文秋芳,1996),也有策略培训的实证研究(朱维芳,1997;王笃勤2002),既有善学者与不善学者之间的比较(文秋芳1996),亦有对学习策略培训效果的反思(王立非,2004)。关于元认知策略和外语阅读关系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有少数学者研究提出应将元认知理论应用到中国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去(郭世明,1996;杨小虎、张文鹏,2002)。对于基于元认知策略培训的独立院校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研究更少,因此,有必要对元认知与外语阅读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研究试图探索怎样将元认知策略有效地融入独立院校大学英语课堂之中,帮助员工了解自身特点和学习对象,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有效的使用元认知策略,从而提高独立院校员工的阅读水平和语言学习能力,培养独立院校员工自主学习意识。以期为英语阅读教学和英语教学如何加强元认知策略训练能提供一些参考。
2、本研究项目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1)通过借鉴国内外元认知理论研究成果,将元认知理论渗透到课程阅读教学中,加强员工元认知策略的内化。
(2)通过调查与实验,获得元认知阅读策略培训方面的实证数据,了解元认知阅读策略培训的有效性。
(3)提高员工的元认知阅读能力,提高学习者的阅读效率,进一步培养员工的综合语言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即将教学重点从 “如何教” 转变“如何学”。
(4)将元认知阅读技能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迁移,最终达到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项目实施方案
1、具体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本实验在武汉大学珞珈学院非英语专业大二年级同一专业随即挑选两个班,该校的专业班级均是按入校成绩平均划分,将两个班分别设置成实验班和对比班。
实验内容: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所有的员工都进行英语阅读策略问卷调查和阅读理解测试,其结果作为衡量元认知水平和英语阅读水平的数据。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班实行为期一学期(16个星期)的元认知阅读策略教学的实验性研究,控制班则是采取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该研究通过为获得定量分析的数据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英语阅读测试卷,包括前测,中测(期中),后测(期末)。测试的试卷为2012年12月,2013年6月,2013年12月全国统一考试的四级试卷中的仔细阅读及2篇深度阅读。所有收集的数据,包括实验前和实验后的英语阅读问卷调查和英语阅读成绩,采用Likert Scale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研究拟达到的目标:
一、从宏观上,大学英语教学应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员工为中心,既传授一般语言知识与技能,又要注重培养员工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即将教学重点从 “如何教” 转变“如何学”。元认知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员工获得英语语言习得的能力。
二、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关注阅读内容这一认知层面的知识灌输,而忽略了员工如何监控自己自主阅读这一元认知层面的培养。通过将元认知理论融入英语阅读教学,一方面帮助员工自主进行元知识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将元认知阅读技能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迁移,最终达到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将元认知理论渗透到课程阅读教学中,加强员工元认知策略的内化,提高员工的元认知阅读能力,提高学习者的阅读效率。
四、 提高员工的自主阅读的能力,从而最终使员工成为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者。
3、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独立院校非英语专业员工元认知策略使用的使用情况如何?
(2)独立院校英语阅读教学中元认知策略为指导的培训对员工的元认知意识有何作用?
(3)以元认知策略为指导的独立院校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对阅读的成绩有何作用?
(4)英语阅读能力与语言能力有何关系?
4、项目的预期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1份
学术论文3-5篇
5、项目的预期效益
(1)该项目的研究方案可在各大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实施。
(2)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会为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对其指导员工恰当地使用元认知策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提供依据。
(3)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独立学院员工的英语阅读能力,语言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
6、实施计划(含不少于两年时间的年度进展情况)。
2014年5月——2014年8月 资料、相关文献、理论等收集
2014年9月——2015年1月 实验实施(前测、中测、后测及策略培训等)
2015年2月——2015年8月 整理实验数据,撰写教学论文1-2篇并发表
2015年9月——2016年1月 在前期论文结论的基础上完善实验方案并实施
2016年2月——2016年8月 深入研究实验数据,撰写学术论文2-3篇并发表
7、本项目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
(1)特色:
本项目密切联系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让元认知理论贯穿整个英语阅读课堂及课外,一方面可以帮助员工自主进行元认知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将元认知阅读技能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迁移,最终达到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2)创新点:
本项目将认知理论、阅读教学和学习策略相结合,并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将策略培训和独立院校大学英语的日常阅读教学相结合,这是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3)应用价值及推广:
该项目的研究方案可在各大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实施。研究成果可以在全国各大独立学院推广,将会为独立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对其指导员工恰当地使用元认知策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独立学院员工的英语阅读能力,语言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
8、本项目研究解决教学问题拟采取的主要方法
本研究通过16周的元认知运用于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策略培训,旨在探索元认知策略培训与外语阅读的关系。通过培训之前的问卷调查,分析独立院校员工英语阅读元认知策略的水平,继而对员工进行元阅读策略培训,研究自然课堂环境下基于元认知策略的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通过有声思维的方法和前测、中测及后测、访谈等工具来检验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实践的具体安排如下:
(1)在实验开始之前,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一次关于在英语阅读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束后立即进行一次测验,来检测实验班和控制班员工的阅读水平和英语水平是否有差异。
(2) 实验的1-2周里,老师对员工进行学习策略及元认知策略知识的讲解,让员工获得、或重新巩固并掌握元认知策略。
(3) 实验的3-16周里,通过将元认知策略融入自然的英语阅读课堂中,并结合学习任务反复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4) 实验结束后,老师引导员工对其遇到的问题或疑惑进行讨论和总结。
附:申报人科研简介:从读研至今,先后参与过《基于网络资源的高级英语教学研究》、《基于提高员工文学修养的高级英语教学》等多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并成功申报过校级创新基金重点项目《高级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并参与编写《高级英语口语阶梯教程》的编写,先后在《电影文学》(中文核心)、《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等多个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